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 >> 新闻中心    >> 校园新闻    >> 正文

    校园新闻

同脉携手,共话衔接——湖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小初学科衔接教师培训活动

发布人:日期:2021-03-26浏览数:

小升初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,如何帮助毕业班学生顺利过渡,更快更好地适应初中学习生活,一直我校学科研究的重要关注点。3月26日下午,春光正好,暖意融融,我校在教师发展部门的整体策划下,基于对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性、教育教学连续性、学科核心素养一贯性的研究,特邀请了附中博才中学科技创新处主任王健宇,附中博才中学教师发展处副主任陈点华,附中博才中学语文教师、岳麓区初中语文首席名师陈艳,湖南广益实验中学艺术教研组长童憬四位名师,从小初学科衔接知识储备、学习目标、学习方式、心理素质等多个维度与我校教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。

王健宇老师从书写能力、运算能力、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四个方面,具体详实地分享了如何做好数学学科的小初衔接。在四大能力培养中,王老师认为首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书写习惯,做到字迹工整、格式正确、布局合理、整体漂亮、草稿整洁,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;其次,高段数学课堂要特别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,多进行“说理”“讲题”“一题多解”“一题多问”的训练;最后,王老师还结合具体案例,分享了提高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六部曲。

    陈点华老师以《英语教学的“预”与“立”》为题,就英语学科如何做好小初衔接做了专题分享。陈老师聚焦英语学科核心素养,借助具体课例,详细阐述了“习惯培养”“情感浸润”“能力提升”“思维启发”四大策略。陈老师建议老师们要用“功”解读文本,用“心”设计活动,用“情”感染受众,给学生营造积极活跃、健康向上的学习氛围,努力打造基于启发学生思维的情景式英语课堂。

陈艳老师就《孕穗拔节,静候花开》,从阅读教学、写作教学、大单元教学三大板块,对语文学科知识衔接进行了细致的分析。她建议阅读要有序列性、梯度性、契合性,围绕读什么、怎么读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;阐述了阅读的目的是发展思维,成长自己;对于习作教学,陈老师认为写什么比怎么写更重要,教师要巧架“读-写”桥梁,注重写前体验,在信息输入和输出之间要不断实践、运用;对于大单元教学,陈老师建议老师们尝试将单元阅读、写作专题、课外阅读及主题演讲融为一体,有效结合,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,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

童憬老师着眼艺术学科,从初中艺术学科的培养方向与目标、课程设置以及如何做好艺体学科的小初衔接进行了分享。童老师具体分析了小初艺术培养目标、方式方法的区别,建议高段艺术老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书写素养,要化繁为简,注重学生的特长培养。

同脉携手,深度交流,共话衔接。本次交流培训专家结合学科特点,联系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,给我校教师提供了许多切实可行的衔接策略,让我校教师既明确了高段学科教学的终点,也明确了学生未来成长的起点。相信在附小、附中系教师的携手努力下,我校毕业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一定会实现顺利过渡、完美衔接、全面发展!

初稿:阳慧

审稿:陈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