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爱的老师、同学们:
大家早上好!今天,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“追星”的故事。不过这颗“星”不在舞台闪耀,而在深海中默默守护;这颗“星”没有华丽衣裳,却用毕生心血铸就国之重器。他就是我们最该追的星——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黄旭华爷爷。
六十多年前,29岁的黄爷爷收到一张特殊的明信片,上面写着“国家需要你”。年轻的科学家默默收起正在研究的常规潜艇图纸,在首都胡同的旧平房里,用算盘和计算尺,开启了核潜艇研制的万里长征。那时的他就像我们课本里的“愚公”,在连一张完整图纸都没有的条件下,带领团队从模型玩具中寻找灵感,用算盘珠子敲出了30吨设计手稿。同学们,当我们抱怨数学题太难时,可曾想过这些爷爷奶奶们用最原始的工具,计算着承载国家安全的庞然大物?
1988年,62岁的黄旭华做了一件让世界震惊的事。当核潜艇要挑战极限深潜时,他坚持亲自下潜。这就像坐进密封的易拉罐沉入海底,任何裂缝都意味着粉身碎骨。但他说:“我是总设计师,我要对艇上170个生命负责!”当潜艇成功上浮,他挥毫写下“花甲痴翁,志探龙宫”,这字里行间跳动的,是比大海更深沉的赤子之心。
最令人动容的,是黄爷爷与母亲的故事。离家三十载,家人只知道他在北京工作。直到1987年,93岁的老母亲才从报道中得知,那个被乡亲们误解为“不孝子”的儿子,竟是守护祖国的“深海巨龙”。当母子相拥而泣时,黄爷爷说:“对国家的忠,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。”这让我们明白,真正的英雄不是踩着七彩祥云,而是把生命化作守护万家灯火的星光。
同学们,当我们仰望星空时,要看清谁才是真正的明星。那些用三十年隐姓埋名换来海洋长城的人,那些把青丝熬成白发只为挺直民族脊梁的人,才是我们该追的星。让我们把黄爷爷的“深潜精神”化作日常点滴:课堂上多思考一个问题,实验室里多观察一个现象,运动场上多坚持一分钟。因为今天我们在国旗下立下的每个小目标,都在为未来守护祖国积蓄力量。
亲爱的队员们,请全体起立,让我们抚摸着胸前的红领巾,让我们对着五星红旗承诺:以黄旭华爷爷为榜样,做心中有光、脚下有力的新时代少年,让奋斗的星火照亮中华民族的星辰大海!
我的讲话完毕,谢谢大家!
PPT链接:——致敬“中国核潜艇之父”黄旭华
撰稿:龙 丽
编辑:金滨林
一审:朱颖婷
终审:曹劲文